小青菜带动大冷链,一镇一品富乡亲

发布日期:2016-04-06

近年来,太和县苗老集镇注重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,从而带动冷链物流业迅猛崛起,形成这个镇鲜明的特色。

  苗老集镇共有10个村委会,53600余人,67800多亩耕地。其中,菜李、王菜园、西小园、鲍庄、司楼等村农民有种植蔬菜的好习惯。10年前,部分村民在外地学成蔬菜生产新技术,自发返乡从事大棚蔬菜生产,每亩年纯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,且周期短、投资少、见效快、风险低。吸引周边村庄的群众跃跃欲试,使全镇的蔬菜面积渐渐扩大。

  苗老集镇党委、政府认为,发展蔬菜生产既能迅速提高群众收入,又可以安排一部分剩余劳力就业。两全其美,何乐而不为呢?

  用什么吸引群众迅速流转土地,发展蔬菜生产呢?该镇党委、政府决定: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筑巢引凤,典型引路。于是,他们连年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升级改造,尽快实现农田道路、农业用电、水利设施配套齐全。与此同时,为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,使收割的青菜不会腐烂,镇党委、政府决定,在群众自建的基础上,利用扶贫开发、乡村振兴等项目,加快冷库建设,并寻求、培养、吸引、支持蔬菜经纪人,使他们努力开拓蔬菜销路,尽快做大冷链物流,让群众的蔬菜只要送到冷库,就是已经出售,当时就能赚钱,毫无后顾之忧。

1

  为把小青菜做成大产业,该镇党委、政府还因势利导,加大宣传力度,召开蔬菜行业能人大户会议,积极提供创业贷款、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,加快农业大棚设施升级改造,推广规范化抗灾害现代农业大棚和新型植保农机,为群众开辟出一条现代化的大棚种植、机械操作、冷藏保鲜,产、供、销一体化之路。终于给小青菜插上“腾飞”的翅膀,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2000余亩,冷库面积扩大到11000多平方米。按每亩每年约种植收割8茬计算,年总纯收入近亿元。产品主销广州、福建浙江、南京、合肥、武汉等地,品种有上海青、黄心菜、毛白菜、花菜、香菜等,实现了品种多样化,增强了抗风险能力,使苗老集镇一年四季生机勃勃。

  因为蔬菜面积越来越大,推动冷链物流业迅猛发展,每天早晚大型冷链车辆进进出出,搬运工人络绎不绝,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

  该镇的沟北村是本镇蔬菜产业的龙头,共有13个自然村,6249人,7078亩耕地。2020年开始努力扩大蔬菜面积,今年蔬菜种植大户发展到26家,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3000余亩,年总纯收入预计可达2100万元以上。村民安居乐业,村村安定和谐。

  当前,农村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,就是由于农村就业岗位不足,农民外出务工的较多,导致留守儿童多、留守老人多、疏管土地多。俗话说“钢针没有两头利”,农民如果夫妻双方都外出务工,就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,就不易种好自家的承包地,不仅影响农业生产,同时也影响乡村振兴、养老服务、少儿教育事业的发展。怎样才能二者兼顾呢?苗老集镇大量流转农民的土地发展蔬菜生产,就是一种好方法。已流转土地的村民,每亩土地每年不仅能得到1000元左右的租金,还彻底摆脱了土地的束缚,他们有的外出务工挣钱,有的在家成为农业工人,不再一边在外务工,一边为家中的庄稼操心,不再耽误工资、消耗路费,一年回家几次管理、收割庄稼和耕种土地。家中有老人或孩子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,即便是在自家田里工作,也照样拿工资,并且来去自由,不耽误照顾老人或孩子。据不完全统计,该镇现在每天共有从事蔬菜种植、收割、分拣、搬运、冷藏等工人3000余人,每人每天的工资都在70至100元之间。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问题,又增加了群众收入,为乡村振兴积蓄能量。现年65岁的苗玉芳满意地说:“俺家的土地已全部流转出去,每亩每年1000元。我每月割菜的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,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,在家门口也能挣钱。割菜不多么累,一只小凳一把镰,一天能挣近百元,还不耽误我照顾婆婆。现在,乡亲们都忙着挣钱,也没有闲心闹纠纷了,村里安定多了,真好!”

  苗老集镇党委、政府的务实行动,为乡村振兴开辟出一条捷径,使蔬菜生产成为这个镇的一大品牌,进一步擦亮了苗老集镇。

新闻留言

* 昵称:

不能为空

* 内容:

不能为空